2023 08/13 10:35:13
來源:浙江發布

浙江省委省政府關于支持嘉善縣域高質量發展示范點建設的若干意見

字體:

  為全面實施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新發展階段浙江嘉善縣域高質量發展示范點建設方案》,以點帶面破解縣域高質量發展共性問題,為全國縣域高質量發展提供浙江樣板,現提出如下若干意見。

  一、建設科創產業聯動發展先行區

  (一)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和載體。支持共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以下簡稱一體化示范區)跨省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爭創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探索建立基礎研發在上海和杭州、中試產業化在嘉善的協同創新機制。打造祥符蕩創新中心,推進浙江大學長三角智慧綠洲等重大創新載體建設,對符合創建條件的新型研發機構、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按規定予以認定,支持建設省重點企業研究院。支持省屬投資平臺企業利用投融資工具,助力園區開發和科創產業發展。

  (二)集中實施一批科技支持政策。支持嘉善建設國家創新型縣。試行申報“尖兵”“領雁”研發攻關計劃項目的推薦名額單列,支持注冊省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完善科技創新共性技術平臺標準化建設與管理,把科技創新形成標準研究成果作為平臺建設的重要評價指標。

  (三)推動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支持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產業創新高地,培育專精特新企業,鼓勵進入區域性股權市場規范培育,深入推進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建設。支持圍繞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新興產業先行開展綠色標準研制,探索建立行業降碳新機制,推動制造業綠色發展。

  (四)建設省級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推動實施數字經濟“一號發展工程”,爭取國家數字經濟政策先行先試。深化數字經濟系統建設,支持開展省級區域新智造試點,打造平臺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數字化轉型樣板。支持參與全省數字經濟系統產業大腦建設和省級未來工廠試點,探索制定工業互聯網數據標準和安全標準。

  (五)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服務業示范平臺。支持建設省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區,打造數字賦能、特色鮮明、業態高端、能級突出的服務業重大平臺。支持培育省文旅產業融合試驗區,支持建設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指導推動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打造地標性夜經濟和文旅消費商圈。保護和推廣西塘漢服文化周品牌,推動漢服產業鏈發展。

  二、建設城鄉融合發展先行區

  (六)開展鄉村振興示范建設。支持建設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深化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試點、省級鄉村振興集成創新示范建設。支持在國家統一部署要求下,探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推進以集體經濟為核心的強村富民鄉村集成改革,創新鄉村振興投入和實體運營機制,建立農業標準地制度創新體系。

  (七)建設“浙北糧倉”核心區。鼓勵省級骨干農業龍頭企業在嘉善發展糧食全產業鏈,省屬高校、農科院所在嘉善設立院士工作站(點)、農業科學技術研發平臺、農業產業研究平臺等。推動浙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浙江海洋大學等高校幫助嘉善中等職業學校建設涉農專業。

  (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指導嘉善統籌構建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一體設計推進機制。探索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新模式,優先保障鄉村振興項目建設用地,探索農業、生態空間管控單元劃分方法及傳導機制。推廣嘉善“飛田抱團”強村富民發展模式,支持建設一批未來鄉村,打造跨省域美麗鄉村風景線。支持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和城鄉一體普惠工程。

  三、建設生態優勢轉化先行區

  (九)加強綠色低碳建設。發展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低碳新興產業,推動裝備制造、綠色家居、時尚紡織等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支持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推進嘉興綜合保稅區B區開展園區循環化改造。

  (十)推動生態環境整治提升。推進江南水鄉公園建設,統籌水安全、水生態、水資源、水文化。加快嘉善縣蓉溪凈水廠、水生態修復等省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太浦河后續(浙江段)、嘉興市北部湖蕩整治及河湖連通、伍子塘流域綜合整治、嘉興市中心河拓浚及河湖連通、綠谷片防洪排澇口門控制等工程前期和建設,支持全域幸福河湖建設。妥善解決重點建設項目排污權指標缺口。

  (十一)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立健全適合平原水鄉地區的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技術規范,開展縣域GEP核算,支持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結果在生態保護補償、財政轉移支付、金融信貸等方面應用探索。在水權交易、農村閑置資源盤活、森林康養、保水漁業、生態制造、全域旅游、生態產品品牌構建等方面探索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路徑。

  四、建設高水平開放合作先行區

  (十二)推動完善跨區域重大基礎設施。構建高快速路網,加快滬杭高速公路嘉善聯絡線、丁新公路、興善大道、嘉善大道、丁陶公路、姚楊公路等項目建設,推進重大交通設施互聯互通。共建“軌道上的示范區”,支持開通嘉善與上海區間通勤列車,支持建設通蘇嘉甬鐵路嘉善段工程、滬昆鐵路嘉善段高架改造工程、嘉興至楓南市域鐵路、嘉善至西塘市域鐵路等項目;加快鐵路嘉善站、嘉善北站等樞紐綜合開發,優化提升樞紐能級。協調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長三角國家樞紐節點建設,推動重點區域5G網絡全覆蓋,適度超前建設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推動重點行業和企業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和標識解析企業節點。

  (十三)全面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優化完善一體化示范區“一網通辦”集成改革,支持開展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拓展跨區域數據共享,打造“區域協同萬事通”重大應用場景。爭取設立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業務嘉善受理窗口。支持開展全國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建設試點。推進“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監管數字應用,深化鄉鎮(街道)“一支隊伍管執法”,構建完善“金字塔型”行政執法隊伍體系。

  (十四)提升開放合作平臺能級。支持推進中荷(嘉善)產業合作園建設,深入開展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試點(QFLP),優先引入優質外資產業項目,打造縣域高質量外資集聚地。推動嘉興綜合保稅區B區做大做強,優先復制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適時拓展發展空間。

  五、建設社會共治共享先行區

  (十五)建設新時代“善文化”。發揮德治先導作用,推進“四治融合”,支持打造以“善文化”為核心的縣域人文品牌,深化“善文化”理論體系研究,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建設,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農村文化禮堂、社區文化家園等陣地建設效能,高水平打造“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促進人民精神富有。大力推進文化數字化戰略,支持開展省級文化數字化發展試點。引進和培育一批高成長型文化企業、高層次文化人才,實施一批文化產業重點項目,支持建設省重點文化產業園區、文化創意街區。支持文藝精品創作,加大對項目資金扶持力度。

  (十六)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參照“縣中崛起”行動計劃,支持嘉善縣內普通高中與省內知名高中開展項目化合作,推動教師交流學習,協同打造品牌特色高中。支持省內師范院校在嘉善建設教師發展學校。推動區域職業教育一體化改革,支持建設高水平技師學院,創新“高職+技師”職技融通模式,深化與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合作辦學、學分互認、證書互認。支持深化“中本一體化”(中等職業學校與應用型本科一體化)培養工作。

  (十七)推進健康嘉善建設。推動省內高端醫療資源進一步下沉,支持嘉善縣醫療機構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浙江中醫藥大學、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學院等開展多種形式的醫療協作。推動建立公共政策健康影響評價機制和公共政策健康審核制度。

  (十八)優化勞動力服務體系。暢通外來務工人員就業求職渠道,探索靈活就業人員權益保障政策舉措,放開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戶籍限制。允許外來務工人員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職工醫保,并享受同等待遇。開展共同富?!皵U中”“提低”重點群體“精準畫像”基礎數據庫建設。

  六、保障措施

  (十九)強化人才政策支撐。支持開展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指導做好人才引育工作,支持符合條件的人才申報“鯤鵬行動”等人才項目,在申報省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時予以指標單列,并做好入選人才支持政策兌現和后續服務。支持探索更為靈活的編制使用方式,對緊缺急需、專業性強的公務員職位采用聘任制,實行協議年薪、一職一薪。探索建立國際職業資格證書認可清單制度,對具有行業國際影響力的國外職業資格證書,按照規定享受相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同等待遇。支持建設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健全完善創新創業政策體系。

  (二十)完善財政保障機制。對落地嘉善的涉及財稅改革、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等方面的國家試點項目,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持。對列入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庫的交通、水利等跨區域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省級按相關政策予以配套支持。支持省直有關單位在按照項目法分配專項資金時,對符合政策的項目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支持省屬企業、基金公司積極參與嘉善的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基金+股權+項目”招商活動。加大地方政府債券支持力度,對符合風險管理要求、符合發債條件的項目予以支持。按照“錢隨人走”制度改革方案,完善以人為核心的基本公共服務領域轉移支付制度,資金分配與常住人口因素緊密掛鉤。支持探索一體化示范區跨區域財稅分享機制。2023—2025年,根據示范點建設年度評估結果,給予一定獎勵資金;示范點建設經驗在國家級層面推廣應用的,涉及相關工作專項給予一定資金支持。

  (二十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在嘉善建立北京證券交易所長三角服務基地,重點發展上市企業培育、資本市場培訓、發行定價路演等功能。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促進縣級銀行創新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推動綠色債務融資工具和綠色金融債券增量擴面。支持開展科創金融改革,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鼓勵股債聯動業務創新,加大政府產業基金對科創企業的支持力度。

  (二十二)統籌利用土地要素。允許在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田林網建設和生態修復中探索耕地“進出平衡”,開展耕地質量等級評定,促進評價體系優化。提高保障重大項目能力,符合條件的國家重大建設項目按規定申請國家統籌補充耕地指標;省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納入省重大產業項目庫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可申請使用省統籌補充耕地指標;支持嘉善跨市調劑補充耕地指標。支持嘉善縣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優先納入省級工程。支持一體化示范區規劃建設用地使用機動指標,探索土地聯動管理機制。支持在國土空間規劃層面開展兼容性用地結合探索,推動水利設施用地與水鄉旅游娛樂康體用地復合聯合開發。

  (二十三)健全推進落實機制。強化嘉善“雙示范”專項組工作機制,省直有關單位加強指導,選派優秀干部赴嘉善掛職,將各單位推動示范點建設和改革情況納入工作評價。省統一戰線發揮優勢積極助推。建立省級層面縣域高質量發展研究機制,指導嘉善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將嘉善縣域高質量發展納入浙江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課題年度計劃,爭取每年推出高質量研究成果。支持在嘉善建立縣域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推動與國家智庫、省級智庫建立長期合作,組建多元化研究團隊,以嘉善為重點加強縣域高質量發展理論研究。建立評估評價機制,省發展改革委牽頭,每年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對示范點建設開展年度評估,并公布一批示范點建設發展創新成果的復制推廣清單。

【責任編輯:宋越】
黄瓜成年app视频-豆奶视频app下载官网ios-zt1.app茄子视频